在美的环境中,幼儿心理上容易产生愉悦感,有利于他们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。凯洛夫说:“在儿童美育中,起着重大作用的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”。这里所谓的“无知无觉”,其实就是指教育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。家长对美的理解和追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判断。如果家长倾向于古典音乐欣赏,在家里经常播放一些古乐曲,孩子长时间浸淫其中,不知不觉地喜欢上古典音乐当然不足为怪。比如家长常听《高山流水》,并对孩子讲述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,孩子渐渐地就会懂得友情的可贵,知心好友之间彼此相知的友谊是多么美好。
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,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,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。家庭是孩子学习、生活的主要场所,一个家庭的居室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风格,都应该考虑到不仅由成年人审美构思,同时还要注意孩子对美的认识,有童话色彩特点。
有条件的家庭最好为孩子布置一间儿童室,或者家庭小艺术角。比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动物画及卡通画,使孩子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。其实美化居住环境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金钱,家长只要开动脑筋,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。比如在孩子的房间里挂上可爱的小动物图案的窗帘,告诉孩子爱护小动物,和小动物成为朋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。经常给孩子变换床单图案,告诉孩子冬天里用暖色调的床上用品会让人感到温暖,而在盛夏的季节里,冷色调的物品会使人觉得清凉。简单的生活细节中孩子学到了色彩的知识。
家庭美育的特殊意义并不仅限于环境美等外在的美的教育,更为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灵美的培养和启迪。这对于感觉和想象能力先于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儿童来说,无疑是最恰当的教育方式。
家长对幼儿进行美育,切忌把目光囿于家庭生活之中,而是要经常带孩子走出去,到大自然中寻找美、发现美,进而启迪孩子保护美、创造美。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极好教材。灿烂的朝霞,醉人的落日,闪烁的星斗,都会引起人们美的遐想。特别是对充满童心的孩子,地上的虫子,空中的飞鸟,水中的游鱼,花间的蜜蜂……都是美丽的小精灵,都有极大的吸引力,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。家长经常带领幼儿到丰富多彩、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去,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,领略鸟语花香的天然景色,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性情,增强幼儿感受美、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。在家庭美育方面,家长自觉地运用家庭生活温馨亲切的特点,加强审美教育,孩子就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;反之,就可能出现审美偏差,造成他们言行乃至心理向不健康的方面发展。
综上所述,美是无处不在的,我们应该摒弃对幼儿美育的错误认识,正确理解并评价美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,家园合作,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,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,从而提高未来社会的公民的整体素质。
评论